云晓先生在这本书给我们介绍一个个感人的唤醒教育故事,旨在帮助我们或者唤醒我们读者意识到在教育过程中合适的尊重孩子的重要性,以及在尊重的基础之上唤醒孩子的内在的激情、兴趣的意义和价值!
今天,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就来谈谈我自己对尊重和唤醒的认识:首先,我很赞同孙老师的观点,教育孩子的前提应该是很好的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缺点”、尊重孩子的爱好,总之,尊重孩子的一切,哪怕是很严重的错误。只有很好的尊重了,才能为我们的教育打开一扇寻找到曙光和希望的大门!试想,当我们第一次遇到自己的学生,我们就用我们自己固有的观点、意识甚至是很糟糕的偏见去看待他,我们能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吗?面对如此的老师,孩子们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哪个孩子愿意在一个对自己毫无尊重感的老师面前展示真实的自己,更别说,听从老师的“教诲”、“帮助”。因为老师的粗鲁的表现已经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在一个不安全的人面前,自我保护是第一位的,进而就是自我封闭!所以,要想获得教育的成功,首先就要学会良好的尊重,把学生看着使我们平等的人,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我们都要坚信在他的内在存在善的一面、存在没被我们发现、开发的优点、优势。我们的任务就是在尊重的前提之下,认真、用心的去研究学生,去发现我们的学生内在的真实,真正理解学生的需求,而不是盲目的以单方面的态度去教育或者叫帮助学生。我以为,在缺乏真正了解的情况下动手或者动嘴去教育、帮助学生是一种伤害或者可以叫着入侵,是对孩子独立个体情感的漠视。如果在以这样的态度去评价甚至给孩子下一个决断性的结论,那就无异于是在拿刀子朝孩子身上捅,是极其的惨无人道和缺乏人性的!
说完了尊重,我再来说唤醒:唤醒,是教育的基本任务,一个孩子要成长,要发展,最有效的动力么过于自身的发展内驱力。只有孩子自己主动要去学习、改变,所有的外力才能起作用,否则无论我们外界对孩子施加何种的招术都是徒劳,绝对不会达到我们想象的预期的结果。就是因为如此,唤醒才成为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为什么我们的现实教育中有那么多的教育悲剧,说到底我们的很多教育者是在逼迫、强迫而不是在唤醒!正是因为我们的无休止的逼迫、强迫才使得我们的教育如此的被动和无效!读完这个书之后,我更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就是用心尊重孩子、潜心研究孩子,努力的发现孩子内在的真实的东西,真正理解孩子的需求。在我明白孩子真正的需求之后,我会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努力的帮助孩子意识到他自己强大的一面,并和孩子一道去把他强大的一面变得更强大!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我们不了解的地方,所以,在我们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切忌以先入为主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就拿闸北八中的教育故事来说,为什么在这里那些曾经老师恨之入骨的“差生”最后都会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功,其原因不就是我们八中的领导、老师拥有教育唤醒意识、懂得教育唤醒之术。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他们总能静下心来寻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哪怕很小很小的一个闪光点也能被他们很好的用起来激励孩子去欣赏自己、改变自己、作出超常的努力!而这些也就是我自己及其缺乏的,所以,改变就从现在开始!
评论